
一、期刊简介
《智慧健康》(Smart Healthcare)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工信部主管、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一研究所)主办的中央国家级专业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序号CN10-1365/TN, 国际标准刊号ISSN 国际发行代号 C9296)。
《智慧健康》期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一类专业性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为面向医疗科技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报道国内外健康医疗领域领先的科技成果与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发现以及新进展,开展学术交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促进我国智慧健康学科的发展。其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专家学者、医疗卫生机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医疗管理人员等。力争打造成传播健康医疗工程领域一流学术研究成果和受专业读者认可及喜欢的业界期刊,我们愿与专家、作者、读者一道为尽早成为国际国内知名期刊行列而奉献我们的力量。
《智慧健康》杂志由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数据库收录、中科院中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全文收录。
二、征稿范围
主要栏目有:专题、研究论著 、前沿综述、智慧医疗、信息化、健康科学、基础研究、医学实践、继续教育、科学管理、卫生调研、有关推动智慧健康学科发展的观点、评论与应用等。 征集以下几方面原创性以及综述性科研成果及论文:
1. 专题
特邀国内外在本学科领域具有突出贡献的学者担任主编,就某一前沿话题组织3~8篇相关论文(包括1篇综述与2篇以上研究论著)。文章内容具有前沿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实用成果,可代表本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水平。
2. 研究论著
通过实验研究或科学实践总结的研究成果,实验数据详实,有分析和结论,应为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的稿件。如生物医学工程、医疗仪器设备、计算机应用和医学新技术等学科领域中的研究创新成果,新发明、新方法、新技术、新理论等。本栏目特别欢迎本学科领域的国家级、省(市)级的立项研究课题论文,也欢迎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研究生的学位论文。
3. 前沿综述
查阅国内外本学科某一专题在近期内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研究,选取有关技术情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做出综合性论述的文章,文章应体现出本学科的新进展。主要包括:智慧健康学科领域、医学工程学科某领域、某类医疗设备、医疗新技术、医用计算机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教育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文章。本栏目稿件要求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阐述观点明确,所给数据和技术方法可靠,均注有出处。
4. 智能医疗
智能医疗是通过计算机、通信等相关信息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实现医疗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智能医疗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已成为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而在国内,这一产业正在蓬勃发展,紧锣密鼓去完成它的新“四化”建设。
5. 质量控制
各类医疗设备和耗材等医疗器材的质量控制和计量的具体检测技术的创新经验,以及质控与计量的管理、监测的内容、方法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也刊发有关因医疗器材质量或功能故障引发的医疗不良事件的统计、调查、分析等方面的稿件。要求稿件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6. 科学管理
有关医疗卫生部门对医疗仪器设备和医用耗材的科学管理技术和运作方法的创新经验,具体包括医疗设备的购置选型、安装检测、在用设备管理、使用效率研讨、应用效果分析和经济效益分析、报废制度及报废处理等方面的管理创新稿件。要求具有创新性,新颖性、实用性、科学性,而不是介绍一般常规的医疗设备购置方法、使用管理、报废处理等日常管理的工作总结。
7. 临床工程
临床医学工程是运用工程学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医学中实际问题的新兴学科,学科领域较广。故本栏目包括的内容也较广,凡与临床医学工程的理论、技术、方法等有关的文章均可。诸如现代先进医疗仪器设备的应用功能开发、医用设备和计算机的安全使用技术、设备改装、医疗新技术革新、小发明和专利等稿件。本栏目的稿件要求论述简单明了,突出技术重点,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8、数字医学
医学影像的存储、图像通信、影像采集、压缩系统、数字显示设备、激光扫描系统等,(X-CT、SPECT、PET、光学CT成像、电阻抗成像、磁性源成像、超声波成像系统、认知科学及认知心理学科研试验等。
9、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传感器与生物分析技术、生物医学图像处理重建、光学分析、光电检测、光学诊断、生物建模与控制、生物医学光学与诊断;生物光子学与多光子显微技术;组织光学与散射光学成像、复合生物信息、控制论和生物医学系统的研发与应用等。
10、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机器人和纳米机器人、机器人视觉影像处理系统、机器人信息分析处理系统、机器人传感器及感测器、医疗手术机器人、微型医疗机器人、机器人套件、医疗虚拟现实系统及套件、纳米医学技术、电子电路卡和晶片的研发与应用等。
11、交叉学科研究
数据分割与图像分析、认知神经科学与技术、人类视觉技术 、脑科学与认知技术、TMS,EEG, MRI等、组织构建研究、生物有机高分子基复合材料与复合虚拟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计算机辅助诊断 ;医学信息与通讯技术、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医学数据挖掘;生物医学分析、微粒子分离方法、复合技术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等。
12、相关学科研究
生物芯片、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及其相关领域具有创新性的基础及应用基础原创性研究论文、反映当前国内外生物科学前沿或热点领域的综述性文章。生物材料研究、组织工程研究、干细胞培养与移植研究、软组织工程研究、器官移植研究、硬组织工程及植入物研究、组织工程实验造模、方法及技术研究、细胞培养与移植、组织构建、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天然或合成材料与纳米粒子、人工材料植入体、植入器官及外源性细胞),转化医学研究等。
三、征稿邮箱
ciczhjk@yeah.net;zhjkbjb@126.com
四、权责说明
1.凡投本刊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独发权,不得一稿多投,本刊同时获得期刊、图书、电子版本和信息网络的使用权。本刊收录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等数据库平台,凡给本刊投稿即同意将文章编入相关数据库。
2.本刊作者文责自负,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如发生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的稿件,本刊将协助被侵权人追究侵权责任,并保留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
3.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凡给本刊投稿即同意我编辑部可对其稿件进行必要的修改或删节。
4.稿件必须符合学术规范,并保证查重率控制在15%以内。
声明:本站学术征稿、期刊选题、投稿指南等内容来源官方渠道和网络平台,请注意核实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