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征稿件|“人工智能驱动的国土空间治理”专题征稿

专题背景

国土空间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性制度,其以空间统筹筑牢耕地保护与生态安全根基,优化城镇化集约发展布局,同步承载“双碳”目标落地、乡村振兴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空间格局提供战略性载体支撑。

2019年5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到2035年,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基本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2023年,自然资源部先后发布了《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2023—2027年)》和《关于部署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试点的通知》,要求加大人工智能新技术应用力度,精准识别空间形态、空间关系演变趋势,强化要素保障、人地海协调、布局优化、品质提升等复杂空间治理场景的模拟推演功能。同时,以生成式AI为突破口,推进算法、模型、标准、感知系统“四大重构”,构建智慧化监测网络,目标至2025年形成可推广的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模式。由此可见,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我国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能力提升的关键驱动因素。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带领国土空间治理出现了新的变化与机遇:从高精度遥感监测到城市群演化智能推演,从生态风险预警大模型到生成式空间规划辅助系统,AI技术显著提升了国土空间动态感知与治理决策科学性。然而,跨部门数据共享壁垒、算法可解释性不足、区域数字化水平差异等问题,不仅制约技术效能,还可能加剧治理能力分化与空间公平性风险。面向未来,国土空间治理的智能化转型不仅需要创新传统空间治理理论,还需要推动治理模式从经验主导转向数据和技术驱动,探索技术赋能与风险管控的平衡点。

为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空间治理理论与模式革新、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治理目标、如何构建高效协同的智慧规划体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和《自然资源学报》特以“人工智能驱动的国土空间治理”为主题征集稿件,诚邀城乡规划学、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领域的学者、专家及研究生,聚焦不同地域、不同尺度、不同类型国土空间治理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探索可借鉴、可示范和可推广的理论、实证及案例经验,共同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路径贡献智慧。优秀成果拟以专辑形式正刊刊发于《自然资源学报》。《自然资源学报》最新中国知网复合影响因子为10.773,双C期刊(CSCD+ CSSCI),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中文领军期刊项目。《自然资源学报》一直秉持多学科交融创新的办刊理念,致力于推动资源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

关注选题

本次专辑的选题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 人工智能时代国土空间治理理论
  • 国土空间治理的智能算法与模型创新
  • 人工智能技术与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
  • 人工智能技术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 人工智能技术与低效用地再开发
  • 人工智能技术与国土空间韧性
  • 人工智能技术与生活圈治理
  • 人工智能技术与国土空间结构优化
  • 人工智能技术与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
  • 人工智能赋能的国土空间治理实践场景

征稿论文题目自拟,但需围绕上述命题提供理论阐释和实证证据。可不局限于上述议题,但要能聚焦人工智能与国土空间治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扣主题,选题新颖,逻辑清晰,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时效性强,结论可信,体现创新性。

投稿须知

1. 有意参与者,请于2025年12月31日之前,在《自然资源学报》投稿系统直接提交稿件,投稿时请留言注明投稿“人工智能驱动的国土空间治理”专题即可;拟投稿论文需符合《自然资源学报》文稿格式规范要求,具体写作要求请自行查阅官网(http://www.jnr.ac.cn)。具体写作方面的任何疑问,可直接咨询《自然资源学报》编辑部(010-64889771)。

2. 编辑部组织审稿,如论文选题、内容适合且质量较高,将按编辑部通用稿件流程处理,审稿通过者优先在《自然资源学报》予以专辑正刊发表。

3. 优秀稿件,《自然资源学报》将采取微推、直播、线上与线下访谈以及《中国自然资源观察》专题建议等多种形式,予以多渠道推介与提升。未尽事宜,请联系本专辑特约联系人:秦萧,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特聘研究员
邮箱:x.qin@nju.edu.cn
张文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长聘教授
邮箱:wenjiazhang@tongji.edu.cn

《自然资源学报》编辑部

2025年6月19日

内容来源:微信公众号自然资源学报

声明:本站学术征稿、期刊选题、投稿指南等内容来源官方渠道和网络平台,请注意核实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

(0)
上一篇 2025-06-23 下午4:05
下一篇 2025-06-23 下午4:22

相关推荐

  • JRE征稿 | 第二十四届中国生态学大会第一轮通知

    中国生态学大会是中国生态学学会的旗舰会议,至今已成功举办二十三届。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贵州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生态学大会”将于2025年10月24-26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10月24日报到),大会主题为“生态科学新使命:生态保护修复与高质量发展”。欢迎国内外生态学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参加此次会议。

    2025-07-02
    87
  •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植物营养赋能可持续农业”专刊征稿启事

     植物营养学作为农业科学与植物生物学的核心交叉领域,其研究不仅关乎作物的高产优质,更是应对全球粮食安全、环境变化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随着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和土地退化等挑战日益严峻,如何提升植物对养分的高效利用、减少化肥依赖、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农业科技发展的核心议题。

    2025-06-27
    98
  • 征稿启事 | 《生物学通报》“科学教育综述”栏目

    《生物学通报》创刊于1952年,始终以服务中等学校生物学教学为主要办刊宗旨,兼顾大专院校师生和农、林、医科学工作者的需要,并以基础、新颖、及时、综合的特色,被誉为广大生物学教师的良师益友。

    2025-06-27
    86
  • Minerals:沉积盆地与沉积矿物 | MDPI 特刊征稿

    沉积盆地中的沉积岩层蕴含着盆地形成演化过程和地球动力学背景的各种信息。沉积岩及其矿物与地球动力学背景具有一定的共生关系,盆地沉积物的特征和时空演化可用于重建岩相古地理,从而推断相邻造山带的构造隆升过程,为从沉积盆地的角度研究相邻造山带的演化提供新证据。

    2025-06-27
    99
  • 关于征集“十四五”期间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成果专辑论文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关于自然资源工作重要论述,展示我省新一轮找矿成果进展,交流学术思想,激发创新思维,经安徽省公益性地调管理中心与省地质学会会商,《安徽地质》拟出版一期“十四五”期间找矿成果专辑。

    2025-06-27
    80
  • 专题征稿 |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地下储能系统的新进展

    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与不稳定性是制约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一项紧迫挑战。地下储能系统由于出色的规模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对平衡能源供需、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具有巨大潜力。

    2025-06-27
    88
  • 【征稿火热持续中】2025年地质勘探与矿产资源国际会议(ICGEMR 2025)

    2025年地质勘探与矿产资源国际会议是一场聚焦地质勘探与矿产资源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与创新技术的国际性盛会。此次会议定于大理召开,旨在汇聚全球地质勘探与矿产资源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共同探讨地质勘探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2025-06-27
    78
  • 第三届全国矿产勘查大会论文征集说明

    第三届全国矿产勘查大会通知(第二号)已经发布,会议论文征集工作正式启动,诚邀参会学者踊跃投稿。录用论文将收录至《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并通过中国知网公开发布(如不同意收录请特别说明)。大会将编印《第三届全国矿产勘查大会论文集》(电子版),将于会议期间发放。

    2025-06-27
    201
  • 《西北地质》“中亚成矿域战略性矿产研究进展”征稿通知

    战略性矿产作为国家经济、国防和科技发展的关键资源,其安全供应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为贯彻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推动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升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和供应能力,现诚邀您参与"中亚成矿域战略性矿产研究进展"专辑的稿件撰写与投稿工作。

    2025-06-27
    83
  • 储层工程地质力学(二)专题征稿通知

    储层工程地质力学是近年来新兴的前沿交叉学科方向,主要研究深地资源勘探开发面临的储层工程地质力学问题,研究内容涉及油气、地热、矿产、天然氢、资源地下存储、二氧化碳利用与地质封存等多类型深地工程领域。

    2025-06-27
    111
在线写作 降AIGC率
发表咨询
发表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