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通知丨《水资源保护》创刊40周年学术交流会暨2025(第十三届)水生态大会

各有关单位: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全面推进江河水生态保护治理。为深入学习实施国家“江河战略”,进一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展示学术和科研成果,并隆重庆祝河海大学建校110周年和一直致力于促进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的《水资源保护》创刊40年,经研究,由河海大学、中国水利学会共同主办“《水资源保护》创刊40周年学术交流会暨2025(第十三届)水生态大会”,本会拟于2025年10月22-23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

为促进水利学科与环境领域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加强学术交流,配合这次会议,特开展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主题

1. 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 江河水环境治理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3.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城乡供水安全保障

4. 江河保护治理体制机制与人水和谐

5. 江河流域防洪减灾与应对极端暴雨洪水韧性

6.产流汇流水文模型、洪水演进水动力学模型

7. 水资源刚性约束与四水四定

8.江河流域水资源配置与国家水网建设

9. 江河水生态保护与江河绿色生态廊道建设

10. 河口及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

二、征稿对象

行业内各有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研究生等。

三、论文评选与推荐

本次征文活动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并在“《水资源保护》创刊40周年学术交流会暨2025(第十三届)水生态大会”开幕式上颁发获奖论文荣誉证书。会议期间,我们将获奖论文的题目、摘要、简介等相关内容制作成展板在会议现场展示宣传,获奖论文可推荐至《水资源保护》(EI收录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期刊经审稿通过后正式发表。

四、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

1.稿件务求内容正确,注重创新,文字精炼、结构严谨、数据可靠,避免写成报告、讲义和学位论文的缩略形式。稿件内容不能泄露国家机密、企业秘密和技术秘密,在政治或涉外问题上须符合国家政策;

2.一般稿件篇幅5000-10000字左右,应提供中、英文篇名和作者姓名,并提供中、英文摘要(约250个汉字)和关键词(3~8 个);

3.稿件中的图表应设计合理、清晰简明、大小适当。表格请使用三线表;插图宜插入正文引用处,并遵循先文后图的原则;

4.数学公式应准确无误。表示同一含义的外文符号、中文名称应对应统一,并应规范使用。计量单位使用需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5.篇末应附上必要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常用著录格式(档案[A]、期刊[J]、专著[M]、论文集[G]、学位论文[D]、标准[S]、报纸[N]、研究报告[R]等)。作者(个人或单位)文献题目[文献类型标志]. 文献出处(专著为出版地 + 出版者;期刊为期刊名称;学位论文为学校所在地 + 学校名称;报告为所出单位所在地 + 单位名称;标准为出版地 + 出版者),文献出版年(其中期刊要包括年份、卷号、期号):页码范围;

6.来稿请写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籍贯、职称、专业或研究方向、工作单位、邮政编码、通信地址、手机号、邮箱地址;

7.论文投稿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稿件请以word文档形式发邮件至:lunwen@sinowbs.org,并标明“《水资源保护》创刊40周年学术交流会暨2025(第十三届)水生态大会”论文投稿;

8.已经发表的论文请勿报送,如因一稿多投带来任何问题,责任由投稿者自行负责;

9.会议收录论文将上传知网和万方数据平台,如不需上传文章,只参加会议交流,请投稿时备注说明;

10.请有关单位协助征集学术论文并组织论文作者参会。

五、投稿咨询与联系

1.咨询与报名

联系人:郝雪杉 杨素影 张新伟 陆宇

电 话:010-8576 5450/4155/9387/2563 邮 箱:stsl@sinowbs.org

2.《水资源保护》编辑部

联系人:彭桃英

电 话:025-83786642 邮 箱:bh1985@vip.163.com

内容来源:公众号——水利科研与技术推广

声明:本站学术征稿、期刊选题、投稿指南等内容来源官方渠道和网络平台,请注意核实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

(0)
上一篇 7小时前
下一篇 7小时前

相关推荐

在线写作 降AIGC率
发表咨询
发表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