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以来,煤炭资源开采已转变为800 m以深的深部资源,深部环境变化导致的耦合灾害愈发严重,深井开采面临“高地应力、高瓦斯、高地温”三高叠加的独特风险环境,采场多重环境、多孔特征的赋存条件所引发的多物理场耦合交互已经影响到深部采场工程安全。高瓦斯的储藏条件呈现新的特征,结合裂隙场发育,突出等动力灾害孕育致灾机理发生新的变化;高地温环境如同无形的催化剂,热破坏作用加速了煤岩体的破碎,促进了煤自燃,瓦斯抽采效率降低、深井突水等各种灾害的复合显现。深部采场多重环境、多孔特征赋存物理条件所引发的多物理场耦合交互已经影响到采场工程安全,裂隙系统不再仅是扮演物质传递、化学反应的角色,其尺度效应微观上制约了能量交换、传质速率、化反程度等,宏观上驱动了耦合灾害发生、发展的进程。这对深井煤矿灾害防控理论体系和技术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交流共享深部采场耦合灾害事故关联性分析新理念,建立行业内多重致灾灾害治理的整体思维,进一步促进我国煤矿安全技术“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煤矿安全》编辑委员会特邀安徽理工大学陆伟教授担任客座主编,中国矿业大学程健维教授担任执行主编,于2026年第2期策划出版“深井采场跨尺度裂隙系统内多场耦合灾害形成与治理”专题。
一、征稿内容及方向
(1)各类场景下煤岩体跨尺度裂隙与灾害孕育过程关系分析及致灾机理(包括但不限于瓦斯、煤岩动力、煤自燃、突水、顶板等单一或复合灾害)
(2)采空区、工作面、顶底板、钻孔等各种采场范围内典型多孔介质场景下THMC多场耦合致灾过程研究
(3)采场裂隙场的人工改造技术(堵漏、封堵、覆盖、固结、增透、改性等)治理各类灾害的工程案例分析
(4)针对各类深井灾害治理的新型治灾新材料研发、应用及进展研究与综述
二、论文内容要求
1)选题新颖、观点鲜明、资料详实、成果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字数6000以上。
2)文章应为原创、未公开发表的作品,应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交流价值;或反映所研究领域的先进水平及发展趋势;或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研究进展与实施情况。写作要求见附件。
三、征稿截至时间及评审要求
1)为保持本刊的学术水平,专题来稿按照《煤矿安全》审稿流程对所有论文进行盲审外审,通过审稿的论文方可发表。
2)由于专家审稿及编辑加工稿件时间约3个月,为保证2026年第2期按时出版,请您于2025年11月1日前将稿件投至《煤矿安全》官方网站,投稿时备注“深井采场跨尺度裂隙系统内多场耦合灾害形成与治理专题”,投稿网站:https://www.mkaqzz.com/
四、论文传播方式
论文经编辑出版后,将在中国知网、《煤矿安全》官网等媒体上进行宣传。
五、出版费用
为维持编辑部的正常运行,须正常支付版面费。
六、联系人及方式
程健维 Tel:18952110121 E-mail:Cheng.Jianwei@cumt.edu.cn
陈 洋 Tel:13591555497 E-mail:mkaqgcy@163.com
内容来源:公众号——煤矿安全
声明:本站学术征稿、期刊选题、投稿指南等内容来源官方渠道和网络平台,请注意核实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