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科学类
-
JRE征稿 | 第二十四届中国生态学大会第一轮通知
中国生态学大会是中国生态学学会的旗舰会议,至今已成功举办二十三届。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贵州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生态学大会”将于2025年10月24-26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10月24日报到),大会主题为“生态科学新使命:生态保护修复与高质量发展”。欢迎国内外生态学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参加此次会议。
-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植物营养赋能可持续农业”专刊征稿启事
植物营养学作为农业科学与植物生物学的核心交叉领域,其研究不仅关乎作物的高产优质,更是应对全球粮食安全、环境变化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随着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和土地退化等挑战日益严峻,如何提升植物对养分的高效利用、减少化肥依赖、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农业科技发展的核心议题。
-
征稿启事 | 《生物学通报》“科学教育综述”栏目
《生物学通报》创刊于1952年,始终以服务中等学校生物学教学为主要办刊宗旨,兼顾大专院校师生和农、林、医科学工作者的需要,并以基础、新颖、及时、综合的特色,被誉为广大生物学教师的良师益友。
-
Minerals:沉积盆地与沉积矿物 | MDPI 特刊征稿
沉积盆地中的沉积岩层蕴含着盆地形成演化过程和地球动力学背景的各种信息。沉积岩及其矿物与地球动力学背景具有一定的共生关系,盆地沉积物的特征和时空演化可用于重建岩相古地理,从而推断相邻造山带的构造隆升过程,为从沉积盆地的角度研究相邻造山带的演化提供新证据。
-
关于征集“十四五”期间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成果专辑论文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关于自然资源工作重要论述,展示我省新一轮找矿成果进展,交流学术思想,激发创新思维,经安徽省公益性地调管理中心与省地质学会会商,《安徽地质》拟出版一期“十四五”期间找矿成果专辑。
-
专题征稿 |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地下储能系统的新进展
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与不稳定性是制约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一项紧迫挑战。地下储能系统由于出色的规模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对平衡能源供需、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具有巨大潜力。
-
【征稿火热持续中】2025年地质勘探与矿产资源国际会议(ICGEMR 2025)
2025年地质勘探与矿产资源国际会议是一场聚焦地质勘探与矿产资源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与创新技术的国际性盛会。此次会议定于大理召开,旨在汇聚全球地质勘探与矿产资源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共同探讨地质勘探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
第三届全国矿产勘查大会论文征集说明
第三届全国矿产勘查大会通知(第二号)已经发布,会议论文征集工作正式启动,诚邀参会学者踊跃投稿。录用论文将收录至《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并通过中国知网公开发布(如不同意收录请特别说明)。大会将编印《第三届全国矿产勘查大会论文集》(电子版),将于会议期间发放。
-
《西北地质》“中亚成矿域战略性矿产研究进展”征稿通知
战略性矿产作为国家经济、国防和科技发展的关键资源,其安全供应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为贯彻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推动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提升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和供应能力,现诚邀您参与"中亚成矿域战略性矿产研究进展"专辑的稿件撰写与投稿工作。
-
储层工程地质力学(二)专题征稿通知
储层工程地质力学是近年来新兴的前沿交叉学科方向,主要研究深地资源勘探开发面临的储层工程地质力学问题,研究内容涉及油气、地热、矿产、天然氢、资源地下存储、二氧化碳利用与地质封存等多类型深地工程领域。
-
“深层煤层(岩)气地质理论与高效开发技术”专辑征稿
我国深层煤层(岩)气资源潜力巨大,是常规天然气的重要接替资源,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具有战略意义。深煤层(通常指埋深大于1500米)地质赋存机理复杂、开发技术难度大、勘探开发成本高,亟需深化地质理论认识与突破高效开发技术瓶颈。为系统总结深层煤层(岩)气地质理论研究进展,交流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成果,破解“深地”煤层(岩)气高效开发面临的科学问题与工程挑战,推动该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进步
-
专题征稿|地质过程模拟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交叉前沿
随着地球系统复杂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地质过程模拟与大数据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已成为突破地质动力学解析、资源勘探优化、环境预测及灾害预警瓶颈的关键路径。本专题聚焦工程数学理论与智能算法的协同创新,旨在推动地质科学从数据驱动向机理驱动的跨越,为地球系统科学提供新一代研究范式。
-
第十八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即将实施之际,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服务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面提升地质档案资料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
关于举办第二届城市地质发展论坛及征集论文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科技创新、数字赋能,构建新型城市地质发展体系,高效提升城市空间韧性、设施韧性及管理韧性能力,拟于2025年11月在北京召开第二届城市地质发展论坛。
-
庆祝《地质找矿论丛》创刊40周年,特推出“地热资源勘探与高效开发技术”专刊——征稿启事
“十五五”(2026~2030年)是我国实现碳达峰关键期、生态文明建设攻坚期,更是地热能产业从示范推广迈向规模化开发的历史性窗口。在“双碳”战略目标驱动下,地热能作为稳定可靠的可再生能源,将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研究进展”专辑征稿启事
“十四五”以来,中央和地方投入大量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在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防灾减灾成效极为显著。但由于西南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受极端天气和工程扰动等因素的叠加影响,近年来重大地质灾害频发,如2024年云南省镇雄县“1.22”滑坡,2025年四川省筠连县“2.8”滑坡、贵州省大方县“5.22”滑坡、西藏自治区丁青县“6.1”滑坡等,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极端工况下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
2025年“华北克拉通地质演化与成矿作用研究进展”专辑征稿启事
华北克拉通是中国大陆的主要构造单元,从早期到中生代以来的地质记录较完整,受到国际关注,是研究大陆形成演化和成矿作用的天然实验室。其主要由太古宙-古元古代变质基底和中元古代-新生代盖层组成,记录了多阶段的构造演化历史,包括太古宙-古元古代的克拉通化和裂谷事件、新元古代-古生代受北侧中亚造山带和南侧秦岭造山带影响、中生代克拉通破坏和再造、新生代则受环太平洋构造带叠加作用影响。
-
《古地理学报》“CCUS地质基础与应用” 专题征稿启事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减排手段,其地质基础与应用研究在古地理学和沉积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该领域学术交流,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特开展此征稿活动。
-
【征稿通知】化学“101计划”案例专刊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构建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教育部2023年4月启动了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旨在加强基础学科核心课程、核心教材、核心实践项目、核心师资团队建设,以基础要素“小切口”带动解决人才培养“大问题”,着力实现高等教育改革“强突破”,提升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质量。
-
解锁化学奥秘丨《分析测试学报》科普征文火热进行中
作为我国分析化学领域的权威核心期刊,《分析测试学报》(1982年创刊)始终恪守“促进学术交流、服务科技创新”的办刊宗旨。为践行科学普及社会责任,本刊于2019年正式开设“科普驿站”栏目,通过生动的语言和通俗的表达,向公众传播有趣有料的化学知识。
-
征稿火热进行中,有稿速投 | 第二十二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
为进一步深化催化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由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和厦门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二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将于2025年10月19-23日在著名的海上花园城市——厦门召开,会议将紧扣“新时代的催化科学与技术:守正与创新”主题,围绕催化科学在化工、能源、环境、材料、生命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展开深度交流研讨。
-
专刊征稿 | ISPRS Journal: 可解释地理人工智能(XGeoAI)
近年来,地理人工智能(GeoAI)在社会、城市、环境与地理空间科学领域展现出重要价值。GeoAI通过融合人工智能与地理信息科学(GIScience),有针对性地建模空间效应以解决复杂空间问题、揭示隐藏规律并推动理论发展,兼具科学发现与现实应用的双重使命。
-
专栏征稿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与经济发展地带,在国家发展大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为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多学科交叉研究与创新,《地域研究与开发》拟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栏,面向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征集具有理论深度与应用价值的学术论文,进一步推动黄河国家战略的高质量实施。
-
征文 | 2025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流域空间规划分会年会征文通知
2025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流域空间规划分会年会拟于8月22-24日在湖南省湘潭市举办,会议主题聚焦“流域人居与生态文明”。现围绕年会主题公开征集论文摘要,截止时间为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