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题征稿启事

《环境工程》创刊于1982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环境科学类期刊,由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主办、工业建筑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本刊主编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教授曲久辉担任。报导内容涵盖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控制、有机固废生物处理与资源化、过程工程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环境生态工程、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与实践、碳减排技术路径研究与实践等。本刊已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ISTIC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环境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等。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环境工程》既要关注解决环境治理工程难题的最新科技进展,也必须突破以末端治理为主要目标的学科局限,深刻认识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环境工程问题,深入思考环境工程科技发展的未来与方向,深度融合相关学科的科技成果,报导更有学术高度和应用价值的综合性成果。

一、研究背景

随着工业化快速发展,新污染物(如微塑料、抗生素、内分泌干扰物、全氟化合物等)因其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及潜在毒性,已成为全球环境与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新污染物可通过水、土壤、大气等多介质环境迁移转化,并在生态系统内富集传递,甚至通过食物链威胁人体健康。尽管国内外已开展大量研究,但新污染物在多介质界面间的迁移机制、代谢产物毒性效应及跨介质协同治理策略仍存在关键科学空白。

我国“十四五”规划将新污染物治理纳入国家战略,国务院《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需完善监测技术体系与跨介质风险评估方法。然而,现有技术对新污染物的精准识别、多介质迁移模型构建及健康风险管控仍面临挑战。因此,亟需整合环境科学、化学、毒理学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方法,揭示新污染物的多介质行为规律,推动环境治理技术的创新与政策优化。

为推动新污染物多介质行为研究的学科交叉与技术创新、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科学支撑,《环境工程》特邀河海大学罗景阳教授担任专题主编,特邀华东师范大学苏应龙研究员担任专题副主编,组织出版2026年第4期“新污染物多介质迁移转化与环境影响”专题。诚邀广大专家学者为专题撰稿并将最新成果投寄《环境工程》。

二、征文主题

包括但不限于:

1. 新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机制

2. 新污染物的分析方法与溯源技术

3. 新污染物的多尺度模型与预测

4. 新污染物的生态与健康风险评估

5. 新污染物的跨介质协同治理与政策管理

6. ……

三、征稿要求

稿件涉及的研究内容真实可靠,学术水平高,报道内容具有创新性,研究方向为征文主题的报道范围。具体投稿要求、论文模板等可在《环境工程》期刊投审稿平台首页下载、通过“环境工程”微信公众号获取,以及在文章最后【投稿模板】直接获取

四、投稿方式

《环境工程》投审稿平台:https://www.scicloudcenter.com/JEE/ 

投稿栏目:(专题)新污染物多介质迁移转化与环境影响

截稿日期:2026年1月31日

五、联系方式

策划编辑:王编辑

电话:010-82227806

邮箱:hjgcwang@126.com

六、投稿模板

内容来源:公众号——环境工程

声明:本站学术征稿、期刊选题、投稿指南等内容来源官方渠道和网络平台,请注意核实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

(0)
上一篇 2025-06-19 下午5:29
下一篇 2025-06-19 下午5:37

相关推荐

在线写作 降AIGC率
发表咨询
发表咨询
返回顶部